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...展项,上海,梁兆正,标本,展区,博物馆,布展,盖莱格,展示,版块,-...

  上海自然博物馆(上海科技馆分馆)今天正式开放,将成为上海又一座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文化交流平台。

  新馆中,最具有创意的展示设计是什么?最具有冒险精神的设计又是什么?展项设计体现了怎样的理念?《上海观察》近日专访了上海科技馆副馆长、上海自然博物馆总策划梁兆正教授,请他对此做了深入解析。

  上海观察:这几天,上海自然博物馆展项的照片在网上迅速传开,很多网友惊叹其布展之精彩超出了自己的预期。还有人说,视觉效果那么炫,估计是外国人设计的,真是这样么?

  梁兆正:我先来介绍一下我们布展设计团队的构成。

 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布展分为三个阶段:内容策划、展示设计和施工。内容策划团队,由上海科技馆的15人团队以及来自科研机构的生物学等学科专家组成。

  就我们馆内的“核心15人”而言,专业背景各有不同。有学自然科学的,有学媒体的,有做平面和空间设计的,也有技术专业出身的,组成了一个学科交叉团队。

  展示设计是由美国盖莱格公司完成的,我们通过国际招标选中了该公司。上海科技馆一期的展示设计也出自该公司之手。自然博物馆展示的施工方是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。

  上海观察:整个过程经历了多长时间?在策划、设计、实施的过程中,有没有出现过激烈的讨论或者争议?

  梁兆正:上海自然博物馆展示部分的设计,说“十年磨一剑”一点都不为过。

  2006年—2011年,是内容策划阶段。这期间,我们不断颠覆先前的方案,最终提交给展示设计公司的是6.0版本。在这个过程中,有过许多讨论和争议。有时候是关于展示主题的呈现,有时候是关于某个版块内容的具体设计。

  主要争议来自学科专业人士和展示设计人员这两个群体。比如,生物学等学科专家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,总是希望把很多知识“填入”展项,传播给公众。但展示设计人员就不这么想了。他们觉得公众对很多知识未必感兴趣,倾向于控制知识量,并从哲学的高度出发,自上而下地进行内容策划。每当这两个群体同在一个团队,争论就免不了了。

  我的专业是机械工程,不是学科专家。所以一度我的一些想法也不被专家接受。比如,在形成展示主题时,我们设计了三大版块:自然演化、生命环境、人类文明。我提议为每个版块写一段7—8句话的策展理念。这时学科专家就说:这么复杂的三块内容,怎么可能用几句话写清楚?

  多次沟通后,专家对我说:“梁馆长,我们写不了,你来写吧。”于是我说:“那我试着写一段,你们看看行不行。”结果,我写了自然演化版块的策展理念,只有7—8句话。会上给专家看了后,他们说:“我们知道该怎么写了,你写的没有科学错误。”就这样,两个群体不断讨论、磨合,最终制定了得到双方认可的6.0版本。

  2011年底—2012年,是展示设计阶段,期间也出现过很多争议。盖莱格公司的设计方案,有些评审专家认为深度不够,还有些专家对空间布局、色彩等方面提出异议。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争议,但我和上海自然博物馆建设指挥部展示部部长忻歌认为,这个方案是可行的。

  2012年下半年—2014年,是深化设计和施工阶段。如今,对照已完成布展的自然博物馆,该方案的实现度高达98%。

  上海观察: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自然博物馆展项,体现了怎样一个设计理念?

  梁兆正:传统的自然博物馆展示都是按生物分类体系设计的,比如动物标本按门、纲、目、科、属、种进行分类。这种设计理念有一个缺陷:不能呈现自然界的本来面目。自然界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系统。如果分得太细,展示就会“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”。

  传统的自然博物馆展示还有一个不足:对自然界的社会属性关注不够,缺少人文情怀。

  为此,我们在内容策划阶段创立了“主题制”的展示模式,按不同主题进行布展。从自然、科学、社会三个维度出发,通过“三位一体”的设计,力图将一个更真实的自然界还原给观众。具体来说,“生命长河”、“生存智慧”、“缤纷生命”等展区的设计,希望能够引导观众从人文的视角看自然;“人地之缘”、“上海故事”等展区,则引希望导观众从自然的视角看人文。

  上海观察:在新馆中,您觉得最具创意的展示设计是什么?最具冒险精神的又是什么?

  梁兆正:我觉得最有创意的是“缤纷生命”展区,因为那里的展项主要由标本和橱窗组成。与其他展区相比,这个区在展示方式上更接近传统的自然博物馆,但我们在传统中做出了新意。

  首先,我们对展示标本进行了全新的主题提炼,设计了“大小有序”、“雌雄有别”、“千足百喙”、“犄角争锋”等多个展示橱窗或展示墙。

  其次,我们在标本的组合脉络上进行了富有美感的设计。比如,让蝴蝶标本集群化展示,排列成优美的图案,颠覆了标本单件陈列的传统。

  最具有冒险精神的,我认为是“走进非洲”和“人地之缘”展区的设计。前一个展区,我们尝试将动物标本、背景绘画和多媒体秀结合在一起。这在自然博物馆同行中是没有先例的。三者的衔接并不容易。背景绘画如何与标本衔接得天衣无缝?播放多媒体秀时,如何与实物标本融为一体?事实证明,我们的尝试很成功。

  “人地之缘”展区是从自然的视角看人文,展现中国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当地居民生活和文化的关系。这是很具冒险性的展区设计。因为那里陈列的大多数展品是文化器物,如果分寸把握得不好,就会变成历史博物馆。

  上海观察:如今上海自然博物馆终于揭开面纱。您评价它是否成功的标准是什么?

  梁兆正:在内容策划阶段,我们考察了英国伦敦自然博物馆,法国自然博物馆,美国华盛顿、纽约、洛杉矶的三座自然博物馆,对它们进行了全面研究。这些场馆在标本的安装和布局、展项设计方面,给我们很大启发。

  盖莱格公司在为上海自然博物馆做展示设计时,问我“心目中的自然博物馆是什么样子”。我就给他们看我们在外国场馆拍的许多照片,要求他们在这个展项的设计上借鉴这张照片,在那个展项设计上参考那张。当然,这些借鉴都是局部的,在展示布局的整体理念上,我们有原始创新,有很多我们自己的想法。

  我们的梦想,就是通过上海自然博物馆引领这个行业的国际发展潮流,至少,能引领国内发展潮流。梦想是否会成真,还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和专家的检验